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能源議題一定二元對立嗎?淺談美國大選中的能源議題

全文原載於洞見Insight——國際政治新聞評論網

能源政策的辯論與爭議在亞洲很容易會變成是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之間的二元對立,像是臺灣與日本對於核電的爭議就類似如此,但是在美國,尤其是這次 的總統大選,能源議題卻完全不是如此,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雙方提出的能源政策與願景,都是從多元的角度切入——包括政治、文化、教育、科學——更甚 至是一種以經濟為核心的能源生活方式的對抗與辯論。
先從羅姆尼為首的共和黨來說,羅姆尼在這次選戰中談到能源議題最常說的話就是:「它們(石化燃料)既然在那裡,我們為什麼不用?」,這樣的論述尤其 常出現在賓州、愛荷華州、維吉尼亞州的礦區城鎮,在習慣開車、用慣石化燃料且飽受近年高能源價格所苦的美國人來說,聽來正是一個脫離苦海的妙計。在美國境 內,還有大量的石油與煤礦尚未有效開採,一旦將這些資源釋放到市場上,毋庸置疑地可以馬上緩解高能源價格的生活壓力。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夢想者」的矛盾

(左圖轉貼自時代雜誌官方網站)
在美國,有一群人我們難以從言行舉止中發現他們跟其他美國人有什麼不一樣,他們在美國讀書、工作、繳稅,甚至還在美國結婚生子,但是他們不是美國公 民,也沒有任何合法的居留權,當然,他們每天都要面對隨時被驅逐出境的焦慮,他們有一個共通的名字:「夢想者(Dreamer)」。或許令人驚訝的是,有 將近2000萬個夢想者生活在全美各地。
所謂的「夢想者」,指的是在年紀尚小的時候被父母帶進美國(無論是合法或是非法入境)、而後非法在美國長期居留的年輕人。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其中墨 西哥裔的人數最多,他們對原生國多半沒有記憶,甚至不會說原生國的語言。他們的存在,在美國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如今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的逼近,總統歐 巴馬決定推動已經提出超過十年的「夢想法案(Development, Relief, and Education for Alien Minors,DREAM act)」(一個提供非法移民取得永久居留權甚至公民身份途徑的「圓夢」法案),並且以總統命令凍結對「夢想者」的驅逐處分,這群「夢想者」於是在最近成 為美國社會關注的焦點。

重啟大飯核電的啟示

我在Insight洞見國際政治新聞評論網的文章,轉貼過來。
原載於http://www.insight-post.tw/?p=65

2012年7月5日,位在於日本關西地區的福井縣大飯核能發電廠(大飯発電所(おおいはつでんしょ))三號機重新啟用,緊接著四號機在7月17日重 新啟用,結束了日本自今年五月以來兩個多月的「零核電時代」。支持方認為核能發電在日本的重新啟用是離所當然,因為從去年311東日本大地震之後,全日本 數十座核能電廠陸續停機檢修,造成日本在購買火力發電燃料成本大增、也排出更大量的溫室氣體──日本自二十世紀後半葉以來就是溫室氣體的排放大國──而且 夏季的用電尖峰時刻即將到來,缺少核能發電的日本,根本撐不過炎熱的夏天,並且將會使得萎靡不振的景氣進入更寒冷的冬天。

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陳奕迅]六月飛霜



好久沒有PO東西了,忙著許許多多的事情,疏於也懶於寫作,暫時沒有新東西可以放上來,就分享最近很愛的歌曲。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還在想新名稱

依照表訂時間,我應該把這個網誌改好新名字了,因為已經離開89號了,只是暫時還想不到要用什麼新的名字,最近也實在沒有時間心力來想這件事情,只能先沿用原來的名字。這次希望想到一個用久一點的名字,然後也不要再是住址或門牌號碼了。

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

「明星高中」們到底在怕什麼?

如果說台灣中學教育數十年來累積的扭曲、病態以及令人作嘔,大概就在這一刻爆發出來,不過可怕的是,這很可能是極致,也很可能只是一點點的「能量釋放」,我們很可能會看到更多醜惡的事情發生。我對於十二年國教的問題並不算是特別地關注,只是最近一陣子的離譜的事情一直發生,讓我感到不得不說些話,討論一個重要的問題。

我的問題很簡單:對於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明星高中」們在怕什麼?除了上一次中一中的校長令人噴飯的言論之外,這次輪到建中出招,連高一學生都拉進來幫忙背書,可見校方對於到來的改變極度排斥抗拒,而極度抗拒排斥也就意味著高度的恐懼,因為如果不恐懼這項改變,為什麼要排斥成這個樣子呢?如果這些公立(請注意,是公立,也就是拿我們納稅人的錢來辦的學校)高中認為自己真的那麼好、真的可以作為「精英教育」的發動機,帶起國家社會的發展以及擔起培育最優秀人才的責任,那為什麼這麼怕免試入學、為什麼這麼怕十二年國教呢?而且這些歷史悠久的學校,大多位在社會經濟發展非常好的區域,怎麼會這麼擔心自己收進來的學生沒有經過殘酷的考試(只有智育,其他幾乎沒有影響力)的過濾呢?

我一些建中畢業的朋友曾經跟我這麼說過建中的學生對於學校的看法:「一流學生,二流師資,三流行政(三流設備)。」最初聽到僅僅覺得是建中畢業生的一種驕傲,但是搭配最近的這些爭議,以及從高中以來聽過和看到的許許多多關於這些「明星高中」(尤其是對於十二年國教反應最激烈的那些)的教學品質與傳聞,我才瞭解到這句高中生年少輕狂的話語其實透露了一個台灣中學教育的真實情況:聯考以及基測等高中入學考試,其實是高中校方最強而有力的保護傘。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發現或是我個人的獨到見解,而是只要動動腦就可以想得通的事情。透過聯考、基測,大部分早在日本時代即成立的「明星高中」們,可以僅僅透過它的名字,就收到一群智育表現優異的孩子,而這些孩子可能除了天資聰穎、用功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家庭背景大部分有相對優勢的經濟、文化以及社會資本,得以支撐一個能夠在殘酷高壓的升學制度中脫穎而出的年輕學子。而在一個升學主義至上的環境下,校方需要多作什麼努力呢?什麼都不用作!照表操課甚至放牛吃草即可,或許在這些學校中有許多有理想、有教育熱誠的老師,面對已經集中起來的用功的、知識表現比同齡更加突出的學生時,可以盡情揮灑、實踐理想;但這也意味著,如果有怠惰的教師出現,也將不會面臨到太多的壓力,因為就算不用多作什麼,這些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在內部的競爭壓力、家庭環境的催化(或壓迫),在大學考試上繳出一張令其他學校望塵莫及的成績單。大家可以去全台灣的「明星高中」打聽看看,看這些學校裡面是不是存在著各種「亡牌」教師呢?

那麼行政、輔導、設備環境等等,那就更不用說了,反正這些學生會自己有好表現,何必給予什麼樣的協助、以及在軟硬體上的支援呢?

難道說,這些「明星高中」們,如此懼怕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其實就是怕自己數十年來的散漫、無能、教學品質低落被暴露出來嗎?是不是不把考試分數最高的一群學生集中到自己的校園裡,就沒有辦法教育出好的人才嗎?(要注意,「好」的定義是什麼呢?)

「到好的學校去重點不是教學環境、不是師資,而是要跟一流的同學在一起。」這樣的話從小到大聽過很多次,有的是針對大學,有的是針對高中;針對大學,我可以明明白白指出這基本上一個嚴重的錯誤認知與謬論。針對高中,我恐怕只能很無奈地承認,這恐怕是一種對現實的描述。如果現實如此,這是一個多恐怖的狀況?如今將有機會對這種狀況產生改變,我們為什麼要拒絕?

過去有太多荒謬的事情發生在我們的高中校園,像是那些黑函、流言、發佈假的升學率、假的錄取分數等等,為的就是那個在聯考、基測制度中的第幾志願第幾志願,志願本身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這跟學校的教學品質沒有必然關連,但是對於校方而言卻是意味著收到多少「不需要多用心教」的學生的指標與保證,也讓我們這些學識飽滿、甚或充滿教育熱誠的高中教師與教育從業人員們,幹出了這些跟政客沒有兩樣的奇怪事情,如果我們要終結這種殘害台灣中學教育數十年的現象,請大家放過我們的孩子,放過台灣的未來,不要再堅持那些過去虛幻的榮耀。

而對於「明星高中」們的教師與學生,多點骨氣,面對改變,面對沒有聯考保護傘的時代,加油,好嗎?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和解的必要?從楊富閔《花甲男孩》談起



         近年來關於「新世代」年輕小說作者的話題是許多人關注的話題,在題材上的鄉土取向以及文學獎相關現象更是這些討論聚焦的重點。然而在這些年輕小說作者的作品中——多半是文學獎的得獎作品——有一個現象我認為非常值得討論,我稱之為「和解的必要」。在鄉土取向題材以及文學獎有耀眼表現的楊富閔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正是討論這個現象的最好題材。

       楊富閔的花甲男孩》收錄了多篇得獎作品,作品的題材主要以作者所生長的臺南(或者準確地說是大內、善化等農村地區)為背景,描寫農村老者的生命故事、兩代甚至三代之間的關係,角色描繪鮮活立體、觀點富關懷情感、文字也相當有魅力,擺脫對於臺灣年輕小說作者文字情感蒼白虛弱、題材乾枯自溺的刻板印象。

      不過這些單篇看來精彩的小說在一本作品集中卻呈現了一個共通的特色,即是無論故事中的角色間發生了怎麼樣難堪、尖銳或不可妥協的對立或衝突,到故事的最後總會採取某種形式的和解,例如:〈暝哪會這呢長〉中「解接」與主角在網路上的對話,以及最後隨著「光頭耶」的死去而返鄉;或是〈有鬼〉中主角堂妹的哭著造訪,啟動了主角及母親回去臺南蕭家的契機。除了〈繁星五號〉之外,故事到最後都不缺少任何形式的和解劇碼,而書中列出的前輩作家的推薦賞析,也很欣賞這些和解劇碼的出現與操作。但是,其中〈唱歌乎你聽〉這篇作品的和解劇碼,讓我感到非常可惜。
 

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一張1982年的圖:前進三十年的遠見


這張圖,可能很多住在台北都會區的人們看了會覺得很奇怪,因為感覺很熟悉,但仔細看又會發現它的陌生之處。這是1982年交通部運輸計畫委員會(後更名改制為運輸研究所)捷運小組與英國捷運工程顧問公司(BMTC)完成的《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計畫綜合報告》中的建議路線圖,我認為這張圖是一種能夠「前進三十年」的遠見的存在證據。

我永遠記得在訪問賀陳旦以及濮大威兩位前輩時,他們異口同聲地跟我說,台北捷運的好,要在二期網路完工通車後才會知道,他們說的就是「L型路網」與「平行轉乘」結合的轉乘規劃。L型路網的規劃,大幅減少路網中乘客的轉乘可能(你可以用上面這張圖實驗一下,是不是最多換一次車就可以到所有的車站),而搭配的同層月台平行轉乘,更是減少換車時的困難。而這兩種機制搭配的結果,就是捷運的乘客可以分散在台北車站、古亭、中正紀念堂、西門、東門這五個車站,而不是全部都往台北車站集中,癱瘓這個交通要衝,也癱瘓你我的行動。如今,台北車站的捷運月台已經瀕臨崩潰邊緣,而四個轉乘站的分散工作剛好在今年起步。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Adele] Set Fire to the Rain


前幾天在電台聽到這首歌,一開始只是覺得歌手很會唱,有點小紅莓樂團主唱的味道,可是越聽到後面越覺得渾身發麻,而且音樂也很有層次,我知道我遇到一首感動我的歌曲。之後查網路,才知道這是23歲的年輕歌手Adele的作品,而且才知道原來她已經很紅了,只是自己不知道呀!


以下是歌詞:

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

戰鬥理想型:評《五分後的世界》

五分後的世界》書影
很久沒有像這樣的小說閱讀經驗:徹底進入故事的劇情中,拒絕停下休息,欲罷不能地將整本小說看完,而且這還是一本敘事綿密、具有思考嚴肅議題的文學作品,而讓人看過爽過即忘的「輕XX」作品。村上龍的《五分後的世界》就是這樣給了我三個愉快的晚上。

村上龍是三個還活著、我認為對我影響很大的三個日本作家之一(另外兩個是山崎豐子跟村上春樹),與所謂「雙村上」中的另一位村上春樹相比,村上龍的作品所關懷的議題更加明確具體,並更具強烈的戰鬥姿態與意識;而比起山崎豐子徹底的社會寫實風格,村上龍除了在文字書寫方面較具有高度的文學性,並且時常在劇情設定上有天馬行空的奇想。《五分後的世界》在我所閱讀過的村上龍作品裡,正是集村上龍小說的特色於一身精彩作品。

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

眾神眾人:評《美國眾神》

 
美國眾神》書影
會閱讀這本美國當代文學的經典,是有一個說來詭異的緣由。從小到大我都沒有一個固定且滿意的英文名字,不過生活中使用英文名字的機會不多,也就這麼一直放著不取,反正韓國人到國外很多都要外國人直接叫他們的韓文名字,我長得跟他們有點類似,所以這樣搞應該不要緊。研究所畢業後,想到自己有很高的機率走上到美國繼續唸書的不歸路,還是得回歸現實取一個讓老美不會舌頭打結的英文名字以利溝通,家人便建議了Neil這個名字給我。

在維基百科上輸入「Neil」看看會跟哪些名人同名,除了發現登月第一人的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之外,就是本書的作者尼爾‧蓋曼(Neil Gaiman)。以一個當代成功的小說家為名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於是我便決定以此為我的英文名字。

2012第一po

2012年都已經過完一個月,都還沒有一篇文章在這邊出現,因此我決定濫竽充數,在這裡寫些未來在寫作工作方面準備做的事情來砥礪自己。不過畢竟這是本部落格的文章,因此下面會區分這這個部落格有關以及可能與這個部落格無關的工作預告。

先說跟這個部落格可能無關的計畫:
1.碩士論文期刊論文化:這是最近在做的事情,之前除了過年放假吃喝玩樂之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準備這個工作,礙於期刊論文實在不是放在部落格上的好東西,因此就只能說這個預計篇幅達三萬字的東西與本部落格無緣。